#你好,房车# 半个月五千公里,开着房车自驾深秋北疆,内附详细自驾/景点干货(下)

风子红

发表时间:2024-09-24 11:52:42 1114 阅读
  • 时间:9月
  • 天数:13天
  • 人均费用:4000元
  • 人物:和朋友
  • 房车类型:车型
  • 目的地: 新疆

北疆第二站——禾木村

在新疆美丽的喀纳斯湖旁,有一个小巧的山村,素有中国第一村的美称。它就是北疆布尔津县下的一座美丽村庄——禾木村,这里也是图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地,是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远和最大的村庄。车子进入禾木地区,一段雾气弥漫,再开一点雾气又漫漫散开,再走一段又是大雾弥漫,看来这天是晴不起来,就连柏油马路都湿哒哒的,“哎,这天公不作美,真是不走运。”我有些失望,朋友在一旁乐了,“这种天气没准能拍到不一样的风景画呢。”果不其然,得失总在一线之间,雾浓浓雨潇潇,却也体验了与众不同的大美禾木。

        

  

进入禾木村的道路非常只好,只是弯道一个接着一个,雾气缭绕其间,雨中的色彩格外浓重。
        禾木村初印象,人烟稀少,偶有图瓦人和马儿经过,不得不佩服摄影大神的触觉,总能眼疾手快的抓住最美的瞬间。

干货

在景区门口停了车子,就去购买门票了,禾木村景区门票50元/人,景区班车票价52元/人,如果第二天需要二次进村儿,只需要补买一次景区班车门票即可。坐着班车进入景区腹地,因为景区内限速40,所以从大门到村子中心的转驳站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到了转驳站可以选择徒步进村,也可以在这里坐班车进村,就像城里的公交车一样,站站可停。 

   
  
 

景区内只有景区班车和当地人自用的车子往来,游客的私家车不能进入,必须停在景区外的停车场。

第一次进村,我们没有坐转驳车,而是沿着林子里的小路进入,天气阴沉,黑压压的,河水静静流淌,雾气就像一条白色腰带穿过远山与村庄,这浓重的色彩,简直就是一副副3D油画一般,随手拈来,触手可及。

                      

天气不好加上天色近晚,景区里的游客也相对较少,于是这里就成了我们放飞自我的舞台。

                  

天苍苍野茫茫,白桦树下的“西红柿炒鸡蛋”也很好吃。
              北疆一直都是摄影师的天堂,我们在拍风景,风景在看我们,咔嚓咔嚓的是纪念,带不走的是热爱。

第二天一早进村,天气格外晴朗,我们一不小心,就在这里待了整整一天。如果说前一天阴沉的禾木是一副油画,那这晴朗之下的禾木,则是一副水彩画,蓝天、白云、雪山、金色白桦树、翠绿的松柏、原始木屋……就连马儿都懒洋洋的,和着太阳的光芒,鲜艳无比。

                                      

坐着转驳车来到村子里,也许因为太早,村子里还没有什么人气儿,沿着村子漫无目的的行走,来到一片空旷的草原地带,游客也多了起来。哇,雪山就在眼前,硕大的山体,顶上覆盖着厚厚的常年积雪,怎么看着有点像蛋糕呢?这片草原有一个小山坡,坡上可以俯瞰禾木村全景,中午的时候,太阳照在身上,感觉自己就是一块烤肉,但到了阴凉地方,又有些瑟瑟,我们坐在观景台上,看着这如画的村庄,各怀着心事,我只希望时间可以定格在此,永远的留下这美好的人与物。可是太阳光线太强烈,没有办法很好的拍出村子全貌,于是我们就又往树林里钻了。

                                                                       

禾木村最著名的除了这万山红遍的醉人秋色,当然还有小木屋了。这些小木屋是图瓦人的标志,小木屋基本大半截是埋在土里的,这样是为了抵挡大雪封山时期的严寒,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型雨棚,镂空的空间可以储存粮草、木柴等,充满了原始的味道。

                                                

北疆第三站——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

喀纳斯的蒙古语,意为峡谷中的湖,深藏在大西北的深山密林之中,可谓是北疆的颜值担当,所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作阿尔泰山旅游明珠。这里壮观的冰川映衬着宁静的湖水、茫茫的草原包容着幽深的原始森林。神秘的湖怪、古朴的土瓦人、变换的湖水、眩人的风景总是让人痴迷的。

                             

干货

在景区门口买了门票,二日票270元/人,可以进去两次,并且包含景区交通车费。坐着景区班车,行驶大约一个小时,抵达游客中心,同禾木村一样,游客中心是一个大的转驳站,进出景区一定会落脚的地方。到了这里,可以换成转驳车,前往景区内的不同的景点。我们第一天也是上午就进入景区,下了班车,沿着公路深入景区,图瓦人的错落散布在街道两侧,走着走着就来到了喀纳斯河,河水潺潺,两岸的树林茂密林立,我们沿着河边栈道而行,这里的颜色层次分明,松树和桦树与翠绿的河水互相辉映,美艳至极。

                                                           

回到游客中心,搭乘班车向着出口的方向前进,路过喀纳斯三个美丽的河湾,首先抵达的是神仙湾,这是喀纳斯湖河流因受到下游泥石流及崩塌堆积物的堵塞而变宽,也是喀纳斯河在喀纳斯湖景区内最宽的河段,这里河谷地势平缓,在河岸地带形成大片沼泽与草甸。湖面背光看去在阳光照射下闪着细碎的光,仿佛无数珍珠任意洒落,由此也称它为珍珠滩。如果说阳光照耀下的神仙湾艳丽多彩,那清晨时分渡上了一层冻霜并附上云雾缭绕的这一幕,便真的是来到了神仙境地,似幻似真。

                                

从神仙湾到月亮湾和卧龙湾之间是有徒步栈道的,班车司机说要徒步两个小时以上才能走完,天气晴朗,我们便决定从神仙湾徒步到月亮湾去。这一路上走在林荫栈道,牧民和马儿偶尔点称其间,边走边拍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走到游客云集的月亮湾。这是一个蓝色月牙形的湖湾,湖水清澈碧绿仿佛象一颗新月形的玛瑙,湾中一对脚形淡绿色的花纹,传说是嫦娥奔月时留下 的一对光脚印,美丽、神秘、静谧。

                                                           

月亮湾到卧龙湾,我们还是选择了坐班车,卧龙湾,依旧湖水清澈碧绿、晶莹剔透、四周森林茂密,湖中有一小岛,河水流到这里速度减慢,水面柔波浮动,俯视这座小岛恰似一条蛟龙盘卧嬉水,卧龙湾由此得名。

           

第二天再进入喀纳斯景区,补拍了一些清晨的三湾风景,便乘着转驳车来到观鱼台的停车场,然后顺着山势爬上了观鱼台,它建于海拔2030米的哈拉开特山顶上,与湖面的垂直落差达600多米,因处于观察湖怪的最佳位置,于是得名,这里也是俯瞰喀纳斯湖最理想的地方了。当然,喀纳斯湖不仅仅因为风光秀美而闻名天下,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一个关于湖怪的故事,遥看雪山之下的喀纳斯湖,这里就是一颗翠绿的宝石,镶嵌在群山之间,洁净如玉、四周雪峰耸峙,绿坡墨林。而相传湖中生长着长达数十米长的湖怪,曾经有不少人看到过湖怪跃出水面的盛况,抱着猎奇的心态来到这,原来我是真的与湖怪无缘了。

                                      

北疆第四站——白哈巴村

因为景区内不能开车进去,我们无法从喀纳斯直接进入白哈巴村,所以我们决定调转车头,朝着布尔津的方向行驶,再转向哈巴河方向,进入铁热克提乡的白哈巴村景区门口住了一晚,清晨9点左右,售票处开门接客,我们买了门票和班车票开始了两天一夜的白哈巴之旅。

干货

门票每人30元/人,景区班车45元/人。

  我们在喀纳斯景区内的派出所办理了前往白哈巴村的边防证。

                          

下了班车,就来到了路边的小林子,本是想拍拍这金黄树林之下的木屋与溪流,却不想早上马儿们都来这里喝水了,一道阳光斜射下来,一对夫妻骑着马儿来饮马,好不和谐。

                             

白哈巴村子很小,小木屋分布在山林之间,主路两侧的山体连绵开来,当然也是俯瞰日出日落最好的位置了。临近黄昏时,我们询问了牧马人,来到这片可以看到落日夕阳的山坡之上,雪山在一边,好像几步就可以抵达一般,彩云就在头顶,近的很,伸手可摘,山脚下的村落炊烟袅袅升起,这画面太美。我坐在这里,迎着夕阳遥望着远处的风景,一曲歌罢,所有的一切随着天色渐渐淡去,在心底默默的告别着,这是我在新疆的最后一站。

                                                                 

在白哈巴村住了一晚,这边的小木屋基本都改成了客栈,标准间自带卫生间,可以洗澡,也有暖气,晚上竟热的冒汗,标准间一般480元一间到680元一间不等,而像青旅一样的多人间,基本是60元一位,房间内饰都差不多,选择合眼缘的就住下了。

        

清晨8点走出房间,看日出的山坡已经挤满了人,摄影师纷纷端着脚架迎接太阳的到来,只是在我眼里,太阳洒在白哈巴村的那一刻,整个人都暖洋洋的,在村子里走一圈,纵然万般不舍得,纵然最终都是离别,却也不得不分别。离开,带着这浓浓的秋意,把这些日子经历的美好记忆装进心里,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一个人飞。

                                                                                               

房车在路上

前往北疆的这一程,在路上的时间就有四天左右,连霍高速路况很好,车子在新疆境内的时候,道路两边就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戈壁滩,横风肆虐,虽然对车辆行驶是有阻力的,但至少多了时间欣赏这窗外的风景,成群的骆驼、大尾巴羊群慢悠悠的扭动着肥肥的屁股,还有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公路……

         

新疆的日照的时间很长,又是在茫茫戈壁之间开车,犯困也是难免的,还好车载冰箱里,我们已经填满了可乐、咖啡、酸奶等饮料,来上一瓶,冰爽提神。中午的时候在服务区吃简餐,晚上一般要九点以后才会停车休息,有些小的服务区没有晚餐,我们就烧水吃泡面,然后在服务区睡上一晚,车里的温度适宜,纵然外面风刺骨,在车里也是暖暖的。只是进入新疆以后,一路上大大小小的检查站林立,有些大的检查站,需要车上所有人员带上身份证去刷脸登记,有些小检查站只需要在车里出示证件即可。毕竟新疆的安保级别很高,无论餐厅、酒店、小卖部等等,门口都有安检的机器、防弹衣、盾牌等安保预防设施,作为游客来说,配合就好,新疆现在还是很安全的,尤其北疆,当地人淳朴的不要不要的。

 

后记

很多人听了我们的经历,觉得这一路很虐,我们连续开车几千公里,吃在房车里,睡在房车里,服务区、景区门口停车场、马路边都是我们睡觉的地方,不能像在家里一样洗澡换衣服,甚至如厕,但其实在我看来,这才是旅行,就像《在路上》那本书里写到的一样:世界旅行不像它看上去的那么美好,只是在你从所有炎热和狼狈中归来之后,你忘记了所受的折磨,回忆着看见过的不可思议的景色,它才是美好的。

最后编辑时间:2025-05-18 06: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