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童话路,奇遇布尔津,零下三十度亲子游!
小珊在旅行
从新西兰归来已经两个多月,翻着旅行的照片又有了出去玩的冲动。冬季选择目的地是个难题,身在寒冷的北京,总想着往热带跑,翻了翻东南亚的海岛也都去的七七八八了,老公灵光一闪说:“我们这次反其道而行,去更冷的地方看雪吧!”豆包听到“雪”一下就兴奋的跳了起来。那就选有“童话边城”之美誉的新疆布尔津吧,据说冬天的布尔津才是名副其实的雪乡呢。
查了查天气预报,布尔津到喀纳斯最近都是晴天应该不会大雪封山适合出行,不过当地温度也是吓了我一跳,基本上都在零下20度左右。虽然北京这几天也有零下十几度的时候,但是零下二十度真是从来没有过的体验呢。后来旅途中才发现山上的温度都超过零下三十度了。
面对如此极寒的温度,必须得准备些特殊装备才行,尤其是对于孩子来说一般的生活衣物都不足以保暖了,查了各种资料询问了各位朋友后,整理出来一下清单供大家参考:
1. 衣服
去极寒的衣服真可谓是“里三层外三层”啊,从里到外包括了保暖内衣、毛衣、抓绒服、轻薄羽绒服、滑雪服。
其中各层衣服选择也有些小技巧,比如保暖内衣尽量选择快干排汗的,虽然室外温度很低,但是室内温度普遍都超过20度,身体有汗的话室内外的温差很容易造成感冒呢。
最外层的滑雪服也是必备的,相比较一般羽绒服多了防水防风的功能,这在冬季室外非常有用。而且最外层的滑雪服建议买的宽松一些这样里面才穿得下这么多其他衣服。
2. 裤子
除了衣服,裤子也需要好几条来保暖。大人的话至少要准备保暖裤、羊毛裤,再加一条滑雪裤。
对于孩子来说可以多穿点,我给豆包准备了四层,分别是保暖裤、羊毛裤、加绒牛仔裤和滑雪裤。滑雪裤一般只是防水防风但是不是太厚。一般孩子的滑雪裤有两种,一种是上下身连体的,这样保暖很有保证,但是劣势也很明显就是上厕所特别不方便,尤其是在户外。
如果是单单滑雪裤的话,都是6岁以上的会比较大,我抉择了半天最后还是选择了比较大的单独滑雪裤,回家后把裤腿缝短也将就可以使用啦。
3. 鞋和袜子
脚部保暖也是重头戏,因为离心脏远一般是最先感受到冷的。必须要买能抵抗-20度低温的滑雪鞋。由于当地的雪很厚,所以尽量购买高帮滑雪靴,必须要有防水防滑功能哦。
不过劣势就是实用性比较差,平时一般天气都穿不着。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购买。老公就买了一个中帮的,这样平时还有比较多的机会穿到。
袜子建议多买几双滑雪袜,比较长的那种可以把保暖裤塞进去,这样更加保暖。而且碰到特别冷的时候可以多套几双袜子。
4. 其他配饰
除了上面这些衣物,还有一些必备的配饰,比如帽子、手套、围巾或者脖套、保暖贴、雪套、雪镜等等,尽量都配备用处都不小。
帽子一定要买能套住耳朵的;手套要买防水加绒的;围巾和脖套优先推荐脖套,且能盖住嘴巴和鼻子的;保暖贴多备一些有备无患;如果没有买滑雪裤可以买个雪套来替代防止雪进到鞋子里;雪镜是一定需要的一方面可以避免雪盲症,而且防雾功能对于戴眼镜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神器,零下二十度一下一旦眼镜上有呼吸的雾气会迅速结霜的。
5. 药物
主要是一些感冒的药物,禾木比较偏僻而且温度很低很容易感冒。此外,退烧药也是必备的。还有一些旅行必备的治疗腹泻的药物,总之多多益善,多准备一些儿童药以防万一。
6.食物和保温壶
新疆的美食非常出名,不过不一定适合孩子的口味。因为温度较低,当地的餐食都是辛辣口味,豆包就吃不了一丁点辣。
除了味道,冬季的新疆食材也很有限,羊肉牛肉随便吃,但是蔬菜和水果就是奢望啦,可以带些补充维生素的食物,泡腾片或者维生素片之类。
而且新疆地界很大,每个城镇之间距离都有几百公里,要多备些高能量的零食,以免路上挨饿。
相比于去热带,去极寒之地要准备的东西要多得多,不过千万不要嫌麻烦哦,之后的旅行证明所有准备的东西都用到啦!妥妥的特别靠谱,完全可以抵御寒冷的温度!至于新疆的安全问题,我觉得完全不用担心哈,亲爱的警察叔叔就在身边,只要你不是坏人,这里绝对算得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啦。不过一定要记得带上身份证,这样就妥妥的啦!
布尔津在哪儿?就在中国版图的“鸡尾”那,这里和三国交界,还是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所在地。除了这些,这里还有绝美的景色,大名鼎鼎的喀纳斯湖和禾木村都在这里。不要被零下二十度的低温吓到,这里绝对是孩子眼中的童话世界。
先来欣赏超级美的风景吧!
大部分人会选择在秋季来光顾这里,其实冬季的布尔津也很美,就像白色的童话世界一般,唯一就是真的很冷,零下20度是家常便饭,这次我要带着豆包挑战极寒天气,奇遇童话布尔津!
DAY1
新疆真的很大,第一天的行程基本上都在路上,一早上乘坐飞机从北京飞往乌鲁木齐,中午时刻到达目的地。紧接是8个小时的越野车车程,对于孩子来说的确是一段困难的旅程,不过对于整个冬天还没见过雪的豆包来说,兴奋感完全替代了疲惫感,面对着车窗外的白色世界充满了惊喜之情。越野车的司机笑笑说,这点雪根本不算什么,等到了禾木那才叫雪景。
出了乌鲁木齐一路上都是被白雪覆盖的农田,直到克拉玛依农田上又多了许许多多的“磕头机”,那是采油的机器,土地上多了几分工业的雄壮。再往北走,路边的大型风车多了起来,矗立在白色的土地上有几分奇幻色彩。
到达布尔津的时候已经晚上十一点,不过新疆纬度高其实相当于北京晚上9点左右。这时豆包已经困意十足,还来不及欣赏布尔津的夜景,抓紧时间洗漱睡觉,期待明天的行程。
DAY2
早上9点,这里还没有日出。这时我们都已经起床,不知算是起的早还是晚。对于当地人来说肯定属于早起,而对于北京时间来说这绝对算是个懒觉。
今天陪我们的还有三个玩偶,分别是布布、津津还有小津灵。他们是布尔津最新的吉祥物哦,还有以三个吉祥物作为主题的房车。
豆包选择了代表天真善良的蓝色小津灵房车。房车里的设备一应俱全,车尾有上下铺的双人床,还配备了厕所电磁炉等,就像一个温馨的小家一样。豆包对房车也是特别满意。
伴着晨光开始真正的冰雪之旅。车开不久便进入了山区,车道两旁的积雪越来越厚,从几十厘米到一人多高,整个世界都被白雪覆盖!
盘山路一弯接着一弯,一片片白色森林在车边不断的掠过。
忍不住找个安全的地方停下车来,先玩雪过把瘾再说!!
看着路边的风景时间过得飞快,5个小时的车程一会就过去了,道路旁出现了禾木村的指示牌。在一个山路转角后,一片红木村庄出现在远处的白雪大地上。
又绕过了几个弯,终于来到了村庄入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白雪堆出的村口。“水墨禾木”四个大字嵌在雪雕之上。
入住的酒店就在村庄内,客房也是木质的房间很有当地特色。相比于外面零下二十度的低温,房间内简直就是在三亚,穿着短袖就可以。
安顿好行李,才感觉到饥肠辘辘。是时候安心坐下感受下当地美食了。晚餐我们选择了当地的土火锅。
铜火锅端上来感觉和北京的铜炉火锅也没什么区别,打开后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原来火锅里早已放满了各种食材:有鱼丸、羊蝎子、牛肉丸等等。
豆包也吃的很欢,火锅搭配手抓饭,饭吃了满满一碗!能量补充得足足的!
除了美食,饭店还准备了音乐,一个哈萨克族的小伙子为我们表演了特别有民族特色的乐器演奏和歌曲。美味伴着乐声真是美妙。
吃完晚饭,天已完全黑了,走出餐厅那一刻除了迎面扑来的凉意,还有满天的星辰。禾木光污染很少,能清楚的看到满天星空,真是太美了。带着豆包一路玩雪回到了房间,整理好摄影设备准备去拍星空。星空看着美,但是要拍出来却很有难度呢,因为温度实在太低了。相机在低温下反应都变得缓慢,身体也逐渐感受到低温的威力,匆忙拍上几张还是回到屋子里隔着窗户欣赏星空吧。
DAY3
又是早起的一天,我们三个人裹得严严实实,要来体验马拉爬犁登上山顶看日出。清晨的禾木显得更冷了,马车已经在酒店门口等待。
费了好大劲一家三口才紧紧的坐进了的爬犁中,一人挨着一人。小豆包坐在最前面再盖上两层军大衣就出发啦。
不得不说坐马拉爬犁真是刺激,就像过山车一样在雪道上穿梭,时而飞快时而停顿,从平地到陡峭的坡道,骏马来去自如。坐在爬犁上的我们只露出一双眼睛来看风景,围着嘴巴和鼻子的围巾都裹上了冰霜。十几分钟的路程在寒冬下显得漫长了许多,终于来到了山顶,太阳在山那头已经要跳出来了。
下车后发现豆包眉毛上都布满了霜,尤见温度之低。活动起来身体就暖了一些,豆包迫不及待的开始玩雪,这里的雪就像面粉一样,都团不起雪球,打雪仗也只能靠撒。
没过多久我的脚趾都开始冻得隐隐作痛,再坐一次马拉爬犁过山车下山。
来到山下,当地人纷纷向豆包竖起了大拇指,原来早上的温度都降到了零下三十多度,大人都难以承受的严寒,四岁的豆包挑战成功!
这样让我感受到孩子的极限远比大人想象的要高,家长首先不能被困难吓倒,要让孩子多多去尝试,他们会表现的比你预计的勇敢的多!
在山下的房车上暖了暖身子,阳光出来后气温回暖了许多,那就继续雪地项目。下一个要挑战的项目是雪地摩托,有了上午马拉爬犁的经验,雪地摩托更不在话下,豆包直呼刺激好玩。豆包越玩越嗨,还和叔叔玩起了雪地足球。
上午的行程接近结束,我们早已饥肠辘辘,是时候寻觅大餐了。
来新疆肯定少不了羊肉,这顿就来个一羊三吃。还没把车停好就闻到了烤羊肉串的香味,下车后豆包直奔烧烤架而去,在零下三十度的户外吃羊肉串真是别有风味,真正的冬季新疆味道!
来到室内,羊肉大餐正式开始。手抓饭、手抓羊肉、羊肉汤、炒羊肉一盘盘端上了餐桌。一家三口也顾不上餐桌仪态,大快朵颐,真是过了把羊肉瘾。这里的羊肉丝毫没有膻味,肉质鲜美柔软,孩子吃也不费劲。豆包最喜欢的就是手抓饭了,浓郁的羊肉香味再配上胡萝卜和洋葱,非常适合孩子食用。
茶余饭饱之后继续踏上行程,前往几百公里外的喀纳斯湖。来到住处已经是傍晚,当地司机说如果是秋天过来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冬季的喀纳斯显得安静祥和。
DAY4
又是一天早起,出发去喀纳斯湖的湖边。由于雪太大了,大部分路都已经封闭,只有一条小道可以从广场通到湖边。把车停好后,顺着一条小小的雪路往湖边走去,此时的气温也在零下二十度以下。
500米的路颇为难行,足足走了大约20分钟,可见路上积雪的厚度。终于来到湖边,简直就是仙境,远处的树林挂了一层白霜,湖边是一尘不染的积雪,湖水却出乎意料没有冻住,湖面还飘着一层雾气。就像来到了动画片《冰雪奇缘》的世界之中。相机就没停下来一直拍着,直到电池耗尽。现实的冬季喀纳斯比照片要美得多。
离开湖边,马不停蹄的来到当地图瓦族的部落中参观。
接待我们的是一对老爷爷老奶奶,他们还专门拿出了图瓦族的民族服装给我们穿,还有当地特色的小吃和奶茶。新疆的奶茶都是咸味的,配上酥油浓郁喷香。不过喝惯了甜味奶茶的我,还有些不太习惯。女儿倒是喝得津津有味,小朋友果然适应力超强!
老爷爷告诉我们图瓦族是蒙古族的一个分支,而喀纳斯是我国唯一一处图瓦人的聚集地,从房间布置之中能看得出来曾经游牧名族的风采,墙上挂满了各种动物的皮毛,还有专门为雪地制作的土雪橇。
在图瓦部落用过午餐,要准备回程了,我们路过了冲乎尔,这里有传说中最美雾凇。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要形成雾凇需要极其苛刻自然环境条件。
充满着期待乘坐马拉爬犁,不一会就来到了一片森林前,树木上都披银戴玉,树枝和树干都被包裹的晶莹透亮,让人惊叹大自然的力量。除了看美景,雾凇节上还有很多好玩的项目适合小朋友玩耍,可以一起制作冰灯、冰雕等,还可以去当地牧民家中做客,很有意思。
吃完晚饭离睡觉时间还早,于是就去了酒店旁的布尔津大剧院,观看当地乐团的演出。
表演有着浓郁的哈萨克特色,无论是歌曲还是舞蹈充满了异域风情。表演结束后还邀请我们上台与演员互动,豆包在舞台上开心的跳起了舞。
童话布尔津之旅告一段落了,恋恋不舍的回到乌鲁木齐,随后飞回北京。零下三十度的旅行经历真的非常特别,从去之前对气温的担忧,到目的地带来的惊喜,低温完全挡不住旅行的热情,而且孩子的适应能力比想象中好的多,只要行前功课做足了,零下三十度完全不是问题,而且是难得的机会领略冬季美景,对豆包来说也是一生难忘的体验。回程的路上,女儿一直说:“妈妈,我不怕冷,我还想玩雪!”
布尔津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白雪,还有独特的美食和淳朴的民风,待到春天赏花烂漫时还要带着豆包再来一次!